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财 经 >> 浏览文章

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新布局

2018-05-04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未知   加入收藏

    文/本刊记者  李雪娇

    企业发展离不开经济形势的分析。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中发表主题演讲时谈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作出最权威的阐释,同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前景,加以诠释和展望。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告诉《经济》记者,中国的金融就是一场关乎人民的改革。

    对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市场存在很多声音,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始终怀抱包容开放的心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金融市场的蛋糕诚挚欢迎外资机构的参与,鼓励大家共同为实体经济作贡献,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强化产权保护,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增添我国的经济活力。

    当前我国经济的难点在于国企改革发展停滞与民营发展缺乏安全,在保持好节奏和力度的金融开放过程中,民营金融控股公司要予以适当约束,注重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政府关系的协调,同时兼顾个人效率、企业与社会的公平,注重企业家公众形象,在这里要强调企业做到越大越要保持谦逊的心态。

    在经济顺周期下,各要素运行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呈现繁荣之景,但如今金融风险不可同日而语。

    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和ICO,债务与资产价格攀比上升,脱离实体经济,最终现金流不足以偿还本息,无法借新还旧,导致资产价格下跌,银行挤兑,资本外逃。影子银行表外风险是风险表现之一。

    刘纪鹏表示,在金融体制不变前提下,传统银行理财债务风险大,金融市场存在不稳定因素,投机风气盛行,金融进行制度套利,催生金融泡沫,脱离实体经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行股权直接融资和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新时代中国崛起的主战场。未来的中国资本市场,首先要推出积极的资本政策,为实体经济服务,其次要增量财富做大蛋糕,之后要奠定股市法治基础,标本兼治,将法治建设、法治监管真正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的机遇重在与实体经济相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刘纪鹏认为,我们要综合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物理系统”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日益完备的“信息系统”,二者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

    在国家大力扶持民营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基调下,市场经济大门开放,民营企业才是主力军,愿企业家能够像狼一样的勇敢,有狐狸一样的智慧,为长远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在市场经济大海中搏击。

0
上一篇: 无声的抗争
下一篇:站在更高起点推进改革开放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