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下:探索互联网+下汽车电子化
2015年4月,日本著名企业丰田终于作出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决定,但和大众、通用等欧美企业相比,日本汽车企业与中国汽车时代的兴隆失之交臂,这个决定性的错误,估计让日本汽车企业已经很难翻身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汽车零部件企业没有新的机会。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汽车电子系统公司总经理久田元史对记者说:“我们的目标是,在2018年跻身于世界十大汽车零部件企业。”
汽车零部件是企业提升效益的重要突破点。该行业尽管老企业多,新企业、新手不容易加入进去。但现在随着汽车本身在向电子化转变,过去不能的,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可能性。
汽车驾驶的舒适,靠的是电子化
2015上海车展于4月22日至4月29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记者从本届上海汽车展中展示出的日本汽车零部件看,通过电子化来增加汽车的舒适度、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电子化后,汽车零部件不再是单独的一个部件,而更多的是一个模块。这种模块的生产需要企业有较高的整合技术,不是能够简单模仿的。零部件电子化以后,让日本企业的盈利能力,日本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有了充足的保证。
从整个汽车展看,零部件的电子化该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果说汽车的导航、音响,是看得见的汽车电子化。而从上海车展,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电子化在汽车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
松下电器在汽车安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上海车展上,松下在极力推介该公司的全方位摄像头、车辆接近警报设备、智能进入系统等。在汽车舒适方面,松下公司将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多功能汽车音响、移动导航设备、后座娱乐系统等装在一辆样车中,让参观者从中具体体验汽车舒适的概念。
如果今后的汽车不能和互联网连接上,产品基本属于必被淘汰的范围了。因为汽车的舒适化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把手机上的网络连在车载电视屏上,解决即时交通路况信息的传播问题,这对企业来说小菜一碟。
在汽车展上,记者看到松下电器公司改装的一款丰田车。弯曲的41英寸大屏幕,取代了过去看惯了的仪表盘。这里既可以看路况,也可以在停车后当电视屏,还可以监视后座上儿童正在鼓弄的电子游戏。汽车拐弯的时候,屏幕上显示出该方向后面是否有其他车会超越过来,平时也可以显示后面追随的车是否距离自己太近。
“前面开车的人没长眼睛”,这是一些人对现在只顾往前开、不知后面有车想超越的“手潮”司机的怨言。有了这样的屏幕,汽车周边360度都在监控范围内。特别是前面出现看不清楚的路况时,比如傍晚前后,人眼还难以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各种交通事故不断,但新型汽车已经能够解决视力不良的问题,让司机尽可能避免事故。
对后排坐的互联网运用,厂家也是绞尽脑汁。松下电器在同一辆车中,装入一块麻将桌大小的平板电视屏。可以用来看电影,也可以通信、玩游戏。
零部件升级为一套系统
近年来混合动力车、插电混合动力车的发展,让电子元部件厂家看到其在汽车领域的新机遇。
在日立汽车系统的展台上,看到的是变频机、发动机电流换向器、驱动再生用电机等。至于混合动力车、电动车上使用的各种发电机、同轴减速起动机、起动发电机等,让人很难想象这些也都是装载在汽车里的部件。
用电的增多,让电池在汽车中的作用愈发不可轻视。日立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统括中心总负责人渡边悟带记者看了日立汽车系统的锂离子电池及混合动力车上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插电混合动力车上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笔记本电脑一样大小的电池模块,用上几个就能驱动成吨重的轿车,让人难以想象。
“美国特斯拉电动车的电池,就是松下电器生产的。”在松下展台该公司相关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松下在展台开辟出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展示。这里有车载充电系统、电动车继电器、HEV专用薄膜电容器、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现在掌握汽车用能源的主要厂家是日立、松下这样的企业。今后谁具有先端的能源储存技术,谁就会在汽车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石油资源有限,运载人员物品的车辆,最终会走到汽油、柴油以外的新阶段。氢能源是个较为让人看好的清洁能源,但从简单实用看,使用电力再简单不过了。日本各厂家在电池上的技术竞争,不仅发生在手机、电脑等数码家电上,在汽车领域的竞争更是十分激烈。
模块化的生产让企业跳跃性发展
零部件的模块化生产是本次车展的另一个看点。过去看车展的零部件,那是一个又一个真正的零部件,但现在从名称上看,日立汽车系统除了展出上述“车辆综合控制系统”外,还有“高效率ICE发动机系统”“电动动力总成系统”等。厂家已经不是提供某个零部件,而是通过提供一套系统,来为汽车整车企业全面提供某个方面的支持,这样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便会在今后成为一个潮流。像日立、松下电器这样有常年生产电子零部件经验的企业,在新阶段的产品竞争中,具有了新的优势。
随着综合机电厂家对汽车电子零部件的重视,该领域的研发在不断加快步伐,模块化、系统化,让汽车产业愈发依赖零部件制造商,而具有了某个方面的独到技术的企业,也就具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模块化的生产是综合家电企业最为擅长的内容。从日本特意来到上海参加车展的松下电器负责车载业务的永易正吏本部长对记者说,“2018年让松下具有2.1万亿日元的业务规模,对此坚信不疑。”厂家敢追求“跳跃”式的发展,在于汽车正在从单个的机械零部件,向电子零部件转型,模块化的电子零部件,在快速取代机械零部件。
在日立汽车系统公司的展台,可以坐上模拟汽车,感受使用了电子系统零部件后,舒适程度的变化,如弯道行驶、颠簸的路面等。安全驾驶的辅助系统,以及最后将要实现的自动驾驶,基本上是电子监视、互联网运用程度的问题。
如今日系企业在这方面的进展很大,推进的速度也非常快。特别是使用模块化生产后,技术含量更高,推进标准化也更容易,迅速占领市场的机会也更大。
大多数人都知道,日立及松下电器在过去几年都遭遇了巨额赤字,但均已迅速从中挣脱了出来。这和他们能向汽车零部件转型,在这方面获得了较快的进步,获取了巨大利润有很大关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汽车零部件企业没有新的机会。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汽车电子系统公司总经理久田元史对记者说:“我们的目标是,在2018年跻身于世界十大汽车零部件企业。”
汽车零部件是企业提升效益的重要突破点。该行业尽管老企业多,新企业、新手不容易加入进去。但现在随着汽车本身在向电子化转变,过去不能的,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可能性。
汽车驾驶的舒适,靠的是电子化
2015上海车展于4月22日至4月29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记者从本届上海汽车展中展示出的日本汽车零部件看,通过电子化来增加汽车的舒适度、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电子化后,汽车零部件不再是单独的一个部件,而更多的是一个模块。这种模块的生产需要企业有较高的整合技术,不是能够简单模仿的。零部件电子化以后,让日本企业的盈利能力,日本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有了充足的保证。
从整个汽车展看,零部件的电子化该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果说汽车的导航、音响,是看得见的汽车电子化。而从上海车展,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电子化在汽车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
松下电器在汽车安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上海车展上,松下在极力推介该公司的全方位摄像头、车辆接近警报设备、智能进入系统等。在汽车舒适方面,松下公司将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多功能汽车音响、移动导航设备、后座娱乐系统等装在一辆样车中,让参观者从中具体体验汽车舒适的概念。
如果今后的汽车不能和互联网连接上,产品基本属于必被淘汰的范围了。因为汽车的舒适化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把手机上的网络连在车载电视屏上,解决即时交通路况信息的传播问题,这对企业来说小菜一碟。
在汽车展上,记者看到松下电器公司改装的一款丰田车。弯曲的41英寸大屏幕,取代了过去看惯了的仪表盘。这里既可以看路况,也可以在停车后当电视屏,还可以监视后座上儿童正在鼓弄的电子游戏。汽车拐弯的时候,屏幕上显示出该方向后面是否有其他车会超越过来,平时也可以显示后面追随的车是否距离自己太近。
“前面开车的人没长眼睛”,这是一些人对现在只顾往前开、不知后面有车想超越的“手潮”司机的怨言。有了这样的屏幕,汽车周边360度都在监控范围内。特别是前面出现看不清楚的路况时,比如傍晚前后,人眼还难以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各种交通事故不断,但新型汽车已经能够解决视力不良的问题,让司机尽可能避免事故。
对后排坐的互联网运用,厂家也是绞尽脑汁。松下电器在同一辆车中,装入一块麻将桌大小的平板电视屏。可以用来看电影,也可以通信、玩游戏。
零部件升级为一套系统
近年来混合动力车、插电混合动力车的发展,让电子元部件厂家看到其在汽车领域的新机遇。
在日立汽车系统的展台上,看到的是变频机、发动机电流换向器、驱动再生用电机等。至于混合动力车、电动车上使用的各种发电机、同轴减速起动机、起动发电机等,让人很难想象这些也都是装载在汽车里的部件。
用电的增多,让电池在汽车中的作用愈发不可轻视。日立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统括中心总负责人渡边悟带记者看了日立汽车系统的锂离子电池及混合动力车上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插电混合动力车上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笔记本电脑一样大小的电池模块,用上几个就能驱动成吨重的轿车,让人难以想象。
“美国特斯拉电动车的电池,就是松下电器生产的。”在松下展台该公司相关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松下在展台开辟出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展示。这里有车载充电系统、电动车继电器、HEV专用薄膜电容器、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现在掌握汽车用能源的主要厂家是日立、松下这样的企业。今后谁具有先端的能源储存技术,谁就会在汽车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石油资源有限,运载人员物品的车辆,最终会走到汽油、柴油以外的新阶段。氢能源是个较为让人看好的清洁能源,但从简单实用看,使用电力再简单不过了。日本各厂家在电池上的技术竞争,不仅发生在手机、电脑等数码家电上,在汽车领域的竞争更是十分激烈。
模块化的生产让企业跳跃性发展
零部件的模块化生产是本次车展的另一个看点。过去看车展的零部件,那是一个又一个真正的零部件,但现在从名称上看,日立汽车系统除了展出上述“车辆综合控制系统”外,还有“高效率ICE发动机系统”“电动动力总成系统”等。厂家已经不是提供某个零部件,而是通过提供一套系统,来为汽车整车企业全面提供某个方面的支持,这样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便会在今后成为一个潮流。像日立、松下电器这样有常年生产电子零部件经验的企业,在新阶段的产品竞争中,具有了新的优势。
随着综合机电厂家对汽车电子零部件的重视,该领域的研发在不断加快步伐,模块化、系统化,让汽车产业愈发依赖零部件制造商,而具有了某个方面的独到技术的企业,也就具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模块化的生产是综合家电企业最为擅长的内容。从日本特意来到上海参加车展的松下电器负责车载业务的永易正吏本部长对记者说,“2018年让松下具有2.1万亿日元的业务规模,对此坚信不疑。”厂家敢追求“跳跃”式的发展,在于汽车正在从单个的机械零部件,向电子零部件转型,模块化的电子零部件,在快速取代机械零部件。
在日立汽车系统公司的展台,可以坐上模拟汽车,感受使用了电子系统零部件后,舒适程度的变化,如弯道行驶、颠簸的路面等。安全驾驶的辅助系统,以及最后将要实现的自动驾驶,基本上是电子监视、互联网运用程度的问题。
如今日系企业在这方面的进展很大,推进的速度也非常快。特别是使用模块化生产后,技术含量更高,推进标准化也更容易,迅速占领市场的机会也更大。
大多数人都知道,日立及松下电器在过去几年都遭遇了巨额赤字,但均已迅速从中挣脱了出来。这和他们能向汽车零部件转型,在这方面获得了较快的进步,获取了巨大利润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