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特征及作用

 

 
 

    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能够在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其注重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不断增加投入力度分不开,从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特征。
    一、公共服务体系的包容性。在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全国标准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制造业扩大伙伴关系”计划,专门向小制造商提供急需的技术和服务。在日本,全国设有250个创业私塾,专门向创业人员传授经营企业所必须掌握的实践能力。法国和意大利,则采用多层次中介机构方式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包括五个层次。一是各级政府设立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咨询机构、融资机构,国家和大学为中小企业技术开发提供服务的科研机构。二是行业组织及商会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如法国中小企业联合会、意大利中小企业联合会等。三是跨行业的专门服务机构。如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出口服务、税务服务的咨询机构,融资机构和设立在国外的有关服务机构。四是多家中小企业联营自办的服务机构和以分散生产、集中销售模式为主的联合服务机构。五是民办中小企业促进机构。这些机构由私人创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困难,提供咨询服务。如帮助企业寻找信贷机构,参与银行对企业的资信评估,在一定情况下为企业做贷款担保。
    二、政府采购服务体系。发达国家十分注重构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支撑服务体系。一是利用政府采购的购买力创造一个超出现有技术水平的产品市场,这是政府采购最直接的影响。二是政府采购可以为新技术创造一个需求上的“拉动力”。三是政府采购可以为创新性产品提供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测试环境。如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提供中小企业商业机会方面,大量运用政府采购政策鼓励小企业进行创新,使其对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失业发挥作用。
    三、各类中介组织服务体系。作为中小企业最重要的服务机构,商会和协会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服务支撑。在德国,大约有150多个不同的商会协会围绕中小企业的需求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据悉,德国工商大会有82个分会、350万个企业会员。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包括了德国小商业和手工业等商会和协会,代表着德国小商业及手工业企业的整体利益,财政上由德国经济合作和发展部提供资助。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半官方服务机构为骨架,各类商会、协会为桥梁,社会服务中介为依托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反映了德国公共服务体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