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轮回 2019年能否熊牛转换


    回顾10年前,2008年到2009年股市经历了一轮熊牛转换,如今,经过2018年股市的熊市,股票的估值已经处于低位区间,步入2019年以来,股市乐观情绪不断升温,A股交易额也不断攀升,特别是近期,沪深两市日成交量几度超过1万亿元,但股民同时也有所担忧和恐惧。A股上涨的趋势还能持续多久?牛市真的到来了吗?2018年到2019年是否也会像10年前一样经历一轮熊牛转换?
 
    影响这轮股市行情的两个关键节点
 
    2019年以来,受政策支持、中美贸易磋商进展顺利、社会融资新增优于预期、MSCI指数扩容和入富在即等利好推动,A股出现久违的大涨。在前不久,上证综指从1月份最底部上涨至今超过了27%,深圳的创业板涨了将近50%,在上证综指突破3100点后,更有业内预计年内上证综指或达到4000点。浙江大学资本市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郭丰对《经济》记者称,熊市结束已经比较明确,监管层、投资者、上市公司都希望未来出现慢牛行情。
 
    那么,这一轮上涨行情能否明确牛市的到来呢?
 
    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这一轮反弹其实和2017年底到2018年初的反弹非常相似,上轮反弹融资融券的余额突破了1万亿元,而这次的两融余额是8000多亿元。“今年中国经济形势比较困难,为保住一些企业不裁员,尽量稳住生产,政策方面比如减税降费力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在政策利好下,股市可能会有结构性机会,但总体来讲,这一次的反弹已经差不多到位了。”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告诉《经济》记者,过去有句话叫GDP的高速增长会掩盖所有矛盾,“但GDP的持续下行就像河水一样,由于干旱水位下降、河床裸露,各种矛盾就暴露出来”。现在需要依靠股市来拉动经济增长。我们要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已经失速,出口也受阻,就要靠消费,但消费显然没有升级而是降级,这时股市的上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消费。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而中国的经济转型还有很长的过程。“今年也许还是个探底的过程。”胡俞越表示,股市带有预期性,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还在持续,虽然中国股市自建立以来,也不是靠基本面的支撑,但目前来看,今年经济险字当头,在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这一次股市突发的飙升行情,缺少基本面的支撑。
 
    实际上,中国股市一直都是政策市,资金配合政策推动行动。胡俞越称,政策面的变化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关键节点是2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次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转向,对资本市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是股市“牛熊”转换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
 
    第二个关键节点是去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政策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各个地方都设立纾困基金,解救民营企业。“但纾困基金其实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而股价的上涨则是一个有效途径,缓解了民营企业的问题。”
 
    北京股商研究所所长赵力行则对记者表示,对股市来说,最重要的是政策的力挺,与政策面相比,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都是次要的。“政策是阀门,开闸就放水,关闸就截流,比如去年上半年的下跌主要由于去杠杆过猛,下半年的下跌主要由于国际贸易形势的严峻,而全面、大幅度的减税降费政策则能够促使经济提前回暖。”
 
    总体来说,“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需要有一个形势较好的股市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胡俞越强调。
 
    技术性牛市的反弹已基本到位
 
    牛市的必要条件包括利率的下行、盈利的改善、经济复苏、市场情绪的持续高涨等。郭丰称,目前市场主要是资金面和市场情绪面的好转,但是盈利和经济基本面的改善短期看还有压力。
 
    现在是牛市的前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俞平康对《经济》记者表示,快速的反弹超出大部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两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政策利好往往会抬高一些市场风险偏好,激励市场情绪,但真正要把这些政策落地,还有很多的事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强劲恢复,在这种情况之下,市场慢慢回归理性,在后续会出现一定调整,然后随着经济的真正触底回升,以及企业盈利的回升,整个股市才会走向真正复苏。”
 
    此外,今年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推出科创板,而科创板的推出也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和环境,如果A股跌跌不休,那科创板推出就会雪上加霜,因此胡俞越认为,股市的这轮上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科创板造势。“当然,A股也不会只涨不跌,需要有韧性有弹性。此外,还有很多外部因素。目前我们需要以时间来换空间,股价的上涨带来外部压力的减轻,同时为我们的结构调整赢得了时间。”
 
    因此,准确地说,今年在短期内反弹涨20%的股市是一个技术性牛市。
 
    对此,董登新表示,技术性的牛市属于技术层面的反弹,不是反转,跟牛市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股市低估值背景下,全面看多预期逐渐形成,但尽管投资者乐观情绪有所升温,不安与恐惧一直存在,持仓还是离场一直是讨论的焦点。而现在不能确定的是,这轮股市上涨行情能持续多久?
 
    对此,胡俞越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至少在今年国庆之前股市不能暴跌,因为这也算是一个政治任务。“到目前为止,股市涨得太快,新股民开户的积极性很高,但总体上来说,如果不断有散户入市,那么这个行情就还会持续。”
 
    董登新则认为,这一轮反弹基本已经到位,成交量不能再有效放大,技术性的反弹累计的幅度也比较大,许多个股反弹都达到了30%,甚至50%,“反弹的目的已经达到,主力资金会选择撤退”。
 
    俞平康表示,市场处于低迷的状态已经两三年,现在这种级别的反弹也属正常。股市前段时间的不断上涨,一方面原因还是,有一些不明真相或并没有看清形势的散户在持续利好政策的驱动之下开始进入股市。投资者在真正进行投资操作的时候,特别是证券市场,还是要保持理性,否则很容易为这种市场的大幅波动去推波助澜。
 
    另外,不排除有超预期的信息影响现在的判断,比如CPI、PPI等通货膨胀数据要公布,“经济基本数据是个空窗期,没有参照基准,这些会不断矫正所有投资者的预期”。
 
    持仓与离场需先注意政策风险点
 
    对于持仓还是离场的讨论,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郭丰认为应该注重“安全边际”。A股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将集中在三四月份披露。春节前夕,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巨亏预告引发资本市场密切关注。在共计2525家的年度业绩预告中,有396家为首亏或续亏,商誉减值、主营业务收入下滑、坏账等为主要影响因素。普涨之后大概率会出现行情分化,股票投资需要综合技术面、基本面、概念板块、行业政策等因素,价值投资是一种风险规避方法。“所以对于个股投资,建议投资者做足功课,充分了解并熟悉该上市公司。”
 
    目前持仓,成本应该不算高,董登新认为,现在的筹码可以长期持有。“股民尽量不要从短炒的角度进场,如果短炒可能会患得患失,可能会反向操作,这样损失的风险可能会大增。”另外,2018年年报在今年4月底披露完毕后,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波动,科创板带来的可能是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新市场一方面会带一些新增量资金进场,另一方面会增加一部分的存量资金,科创板会分流一部分A股其他子市场的资金,未来新的投资机会可能主要在科创板。
 
    此外,股市这轮的上涨还需要注意一些风险点。
 
    郭丰称,主要风险点还是在基本面,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行业市场环境是否更艰难、公司盈利周转状况是否能改善,以及一些上市公司前期遗留的资产减值、财务舞弊、公司治理风险等问题。
 
    随着市场监管的持续深化、A股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倒逼,郭丰认为更多的上市公司将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回归实体经济,更专注主业经营。“其实国家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宽松化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预计今年政策重点将是对资金信贷的疏导,引导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小微企业,防止在金融体系空转。”
 
    董登新提醒道,今年资本市场需要关注的政策最主要的是科创板和注册制,其次是沪伦通的CDR挂牌。“其中,注册制最快扶持到的应该是创业板,因为创业板已经基本准备好,随时对接注册制,这是今年A股市场比较重大的事项。证券法、期货法、公司法的修订和发布应该也是今年的一个重头戏。”
 
    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资本市场主要有3处,即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胡俞越表示,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很多方面是缺失的,还要在改革过程中加强完善基础性制度建设,这样才能够使中国的股市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