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动态丨平台增速降温 P2P或迎大洗牌

  中国巨灾保险预计2017年底前完成立法
 
    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等地险情不断。专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发展巨灾保险的任务很紧迫。
 
    7月1日,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在全国开始销售,标志着我国首款巨灾险正式推出。据保监会介绍,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产品设计在保障对象、保险责任、保险金额、条款费率及保险理赔等5个方面均作了明确规定,如保险金额,城乡区别实施,城镇、农村居民住宅基本保额每户分别为5万元、2万元,运行初期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保险理赔则根据破坏等级分3档理赔。
 
    我国争取在2017年底前完成巨灾保险的立法工作,在2017-2020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将巨灾保险制度纳入到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
 
    基金看好医药板块估值修复行情
 
    近日,多只医药基金B份额均放量上涨,这意味着资金已经借道分级基金进行布局。其中,信诚医药800B上涨9.06%,国泰医药B上涨5.68%,医疗B上涨3.12%。
 
    在2016年之前,医药行业基金的配置很少低于15%,而现在据卖方测算在8%至9%左右,如果剔除医药基金,医药配置肯定低于5%,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没有配置医药。
 
    事实上,在中国老龄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医药行业的需求仍具有刚性特征。大数据时代产品、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民营资本的进入都给医药和医疗服务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一批具有品种优势、销售优势、资源整合能力的制药企业也表现出了很好的增长潜力。
 
    此外,海富通机构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吴科春也明确表示看好医药行业下半年行情。在其看来,此前由于医保控费,医药行业的股价经过了一年多的打压,负面影响已经逐步出清,医药龙头股的估值已到较低区域,有一定的估值修复的空间。
 
    平台增速降温 P2P或迎大洗牌
 
    P2P网贷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活跃领域,热捧和争议始终并存。回顾上半年,有数据显示,问题平台仍占大多数,其中网站关闭和失联跑路占到57.6%,分别达到135家和100家。歇业停业平台占22.5%,共92家,包括隐性停运和主动停运的平台26家。57家平台由于资金链紧张出现兑付问题,目前仍处于提现困难状态。
 
    据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发布的《P2P网贷行业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连续出现负增长,且新增平台大幅减少,较2015年下半年下降67.2%。截至2016年6月30日,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统计的问题平台共有2461家,占平台总数的53.89%。
 
    在监管日趋严格、竞争愈发激烈之下,P2P行业市场或者说网贷市场,面临着真正的洗牌阶段。有资本、有实力的公司会继续加大投入,大幅度地降低自己的成本、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
 
    信托上半年盘点:地产类领涨
 
    今年上半年由于地产回暖,地产类信托收益率开始走高,拉高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但这无碍信托机构转型延伸更多领域的决心。
 
    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下行,信托产品整体收益率去年以来经历了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并于今年一季度降至阶段性低点,部分时段的平均收益率一度跌破7%。好在二季度信托收益率有所提高,让上半年平均收益率站上7%。
 
    随着2月份宏观经济在转型调整过程中的短期回暖,传统信托产品投资方向房地产行业、基建行业增长出现了企稳回升。地产投资由2015年年底的1%提升至4月份的7%,基建投资由17.29%小幅升至19.75%,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也随之小幅回升。
 
    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上半年信托投资最多的领域是其他类,其次才是基础设施、金融市场、房地产和工商企业等。随着金融需求的多元化,信托业不断增加有效供给,信托业的创新也开始百花齐放。
 
    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资金
 

    7月以来,虽然央行在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资金,但净回笼量却逐步减小。市场人士预计,后续随着中期借贷便利(MLF)的陆续到期和财税上缴,预计央行有望加大资金投放力度。
 
    连续的资金净回笼并未影响资金面的整体宽松。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7月12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2.02%,与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而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则报2.38%,较前一交易日小幅下跌。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收研究组负责人李奇霖表示,从上周公开市场大幅回笼资金但资金面仍较为宽松来看,央行未提前续作MLF,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有限。交通银行高级交易员卢鹏也认为,目前资金面仍较为平稳,央行对MLF的操作也较为精细化,未来应会及时熨平资金面出现的波动。
 
    股市成为对冲基金避险港湾
 
    全球市场刚刚经历了英国脱欧事件的冲击,显得动荡不安。因为避险资金遭遇资产荒,且全球新一轮宽松预期升温,助推了股市上涨。在没有经济基本面和公司业绩改善的背景下,需谨防后市风险。
 
    目前股市正在替代债市,成为对冲基金新的投资避险港湾。究其原因,随着避险资金持续涌向日元、美元、瑞郎国债避险,令这些国债收益率均陷入负值区间,这意味着投资机构购买国债所支付的价格,已经高出债券还本付息总额,不得不承受买入即亏的困境。
 
    相关数据显示,6月初全球主要国家的负利率国债突破10万亿美元。随着英国脱欧引发全球资金纷纷涌入国债避险,如今负利率国债规模迅速扩大至1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对冲基金依靠买入国债避险的操作空间正变得越来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