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报道】浓浓饺子香,暖暖石油情

  吃饺子是北方地区人民迎新春、过新年的传统。新春即将到来之际,《经济》记者跟随渤海钻探第二钻井分公司青年志愿服务小分队来到冀中项目部正在施工的50556钻井队,同钻井队的师傅们一起包饺子。这支井队曾获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千队示范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优秀基层队、渤海钻探公司HSE标杆单位、渤海钻探公司标杆党支部、渤海钻探公司先进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
 
青年志愿者与50556钻井队员工一起包饺子
 
    清早,记者跟随在基地的青年志愿者们到菜市场买肉馅、面粉等食材。临近中午,一行人到达50556钻井队,在平常并不会有外人来的地方,突然来了几辆车格外引人注意。到了生活区,井队长招呼了几个正在休息的兄弟一起来包饺子。大家挽起袖子,切菜的切菜,拌馅的拌馅,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休息的队员们在包饺子

    井队由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齐聚一队,井队上的师傅们来自五湖四海,有内蒙的、山西的、河南的等。由于目前井队正属于攻坚时期,40多个人的井队只有不到10个人可以回家过年。大部分人都不能回家过年,要在井上与兄弟们过年。拿起饺子皮,放点馅,再捏紧,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满含石油人这一年到头的酸甜苦辣咸。在队长瞿定军的提议下大家举行了“包饺子大赛”,8名女士对战13名男士,率先包完200张饺子皮的一方胜出。比赛开始,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的拿起饺子皮,笨手笨脚的男士不仅包的慢而且形状千奇百怪,看着对面的女士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有的都急出了汗,出汗不要紧,一擦汗手上的面粉都弄到了脸上。最后女士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利。
 
食堂师傅在煮饺子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群不会做家务活的石油人手中,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摆满了桌面,有的像月牙、有的像元宝、有的像扇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不一会儿几大托盘的饺子下锅。大家拉着家常,有说有笑,在哄笑声中饺子出锅,房间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吃饺子已成为我们中国人过年的习俗,更是寄托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大家一起享受着美味佳肴

    辛苦了一上午的成果端到桌子上,大家起茶杯回味这一年的辛酸苦辣,井上的汉子个个都生性豪爽,大口大口的吃着饺子,突然秦师傅惊呼一声,捂着左脸,从嘴里将硬币吐出,“哈哈,我吃到硬币啦!”原来是包饺子的时候队长偷偷的包了一个硬币到饺子里,秦师傅笑着说:“来年我们班一定是优秀班。”
 
班过后的师傅们到食堂吃饺子

    吃饭的时候井队只来了不到一半的人,有的师傅刚从井上下来休息、有的在井上值班,饮食毫无规律可言,但是不能准时吃饭的师傅们依然开心的笑着、吃着、喝着。似乎并没有从他们身上看出一丝疲倦,然而50556钻井队近两年来共开钻11口,交井11口,钻井总进尺近4万米。其中承钻的主要为大难度井、探井及评价井。2015年完钻的固417X井及固419X两口井为该区块位移最大井。2014年承钻的务22-1X井创区块最快钻井机械钻速指标。

    队长瞿定军说道:每一个石油人都是流动的兵,哪里有油井他们就在哪里安营扎寨。井上时刻离不开人,因为工作原因自己与许多兄弟几乎每年都不能回家过年,往家里寄钱也许是对弥补家人唯一的一种方式。但是有苦才有乐,几十年一起培训、学习、谈心、倾诉,一起大笑,一起流泪,一起畅饮,一起高歌,这早已将他们凝聚成一个同甘同苦的家庭,是亲人更是兄弟。当付出的辛苦得到回报,当一个个困难被克服,一年所有的付出也觉得值得。

    石油是黑色的金子也是重要的能源,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航天军工都离不开石油。石油是一个国家的“血液”,而石油工人作为维护国家血液的医生,他们把汗水、青春、生命奉献在石油事业上。他们是能源开发的天使,将石油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总是风雨无阻坚定的战斗在一线。他们听不到父母的叮咛、妻子的想念、儿女的欢笑声,舍小家为大家的挑起国家民族的崛起的重任。把汗,洒在戈壁荒野。把心,交给石油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