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企改革 负面清单要不要?
基于打破国企垄断、消除不公平竞争优势,近日,有学者建议制定中国产业负面清单,明确发展混合所有制过程中国有资本必须控股的领域。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这一管理模式已经被引入诸多领域。尽管外资和民资都寄望于这一清单的出台,但将负面清单引入国企改革领域仍有很多难点。
如何从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转变
“过去我们实行的都是正面清单,告诉你哪些行业可以进入,政策部门在管理方面需要有一个转变和适应的过程。”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处长童有好认为,同设立正面清单相比,负面清单的设立难在政策部门的放权上,引入负面清单意味着投资管理模式和思路的重大转变。
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重新适应,它们也已经习惯了过去要盖很多公章的审批流程,一旦想要进入的领域未被列入负面清单,反而会有一点畏手畏脚。“企业心里没底,好比半夜三更,有一间屋子的门是开着的,没有禁止你进去,但你看见里面黑咕隆咚的你又不敢进了。会有这种心理存在。”所以无论政策部门还是企业本身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此外,在国家行政学院副巡视员、经济学博士胡敏看来,设立负面清单,人员的任命和调整是另外一个难点,“国有企业的主要出资方是国有资产,往往需要政府有一个授权委托对象,那么以后一旦市场化,就需要延伸到具体的经理人,在经营权转移的过程中,应该会存在很多障碍。”
对此,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也表示,在人员方面,负面清单可能会带来一些联动影响。“改革一旦转变经营机制,带来的效应就是效率提高,效率提高可能就会减少就业岗位。什么东西都不是绝对的,不能因为改革,要提高劳动效率,需减少一部分就业岗位,我们就不改革,所以相应的问题都要提前考虑。”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项安波看来,如果推出负面清单就需要各个层面和领域达到较为广泛的共识,但达到共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何划清负面清单的边界
在负面清单的边界划分上,仍存在很多争议,文宗瑜表示,“设立负面清单无外乎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两个领域,但主要还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那边界怎么划?边界划得太大,外资不接受,影响市场力量的发挥。边界划得太小,又影响经济安全,所以这一点也很难掌控。”
“我觉得应该有一个系统性的设计,要考虑到社会资本的承受能力,如果我们假设国有资本从某些领域退出,那么就要考虑到接盘资本的承受能力。” 项安波告诉记者,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下子就退出,而是需要逐步、分阶段来实现。
对于这一点,国企混合所有制研究会秘书长朴石表示,划定负面清单要先有一个定位和分类,之后再设计具体的路径去执行。“在定位和分类上,目前的意见是把国企分为公益类、功能类和竞争类。在公益类这个领域当中的企业应以服务好社会大众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我想这个领域肯定要由国有独资,甚至控股比例相当高,所以应该在负面清单的保护范围内。”
文宗瑜说,有些领域要通过限制设立一个边界,比如军事、航空、铁路等高端技术领域。“互联网有些领域肯定要有限制”。
朴石告诉记者:“对于竞争性领域,完全要市场化运作,那么这个领域的负面清单就可以少一点甚至是没有。像互联网等领域,我觉得没必要设太多的负面清单去干扰其发展。”
如何避免走向私有化
对于混合所有制领域开列负面清单,一个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这是否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导致私有化局面的出现。一旦开列负面清单,如何避免走向私有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文宗瑜看来,这一问题无需担心。“私有化就是个人私有,但是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尤其现在都是特大型、大型的规模,个人肯定没能力买下来。假设三大石油公司全部放开,又有谁能把它们买下来?”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未来大多数混合所有制企业都要进入证券市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最大的好处就是股东多元,这就是社会化,也就无从谈起私有化。”文宗瑜说。
对此,胡敏也表示认同,“负面清单只是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权力边界,不会导向西方的公众企业私有化”,他说,接下来还是要继续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影响力和控制力。
“最后还是会以公有制为主体,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合作共赢,不是说国企让出什么,也不是说把它完全私有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说。
但也有专家表示,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也有私有化出现的可能性,应该杜绝。
“过去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国企资产原本值一个亿,最后评估就一千万,就意味着有九千万流失了。现在要加强混合所有制推进过程中的监控。” 童有好认为,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杜绝少部分人以改革的名义牟取国有资产。
“这样的现象必须要用政策手段去克服,有些问题不是经济的问题,是政策的问题,是思想意识的问题,如果有些人为个人谋福利,不愿意为人民服务,那么,这个方向就错了。”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如是说。
对此,童有好建议,要吸取过去一阵风和随意性的教训,必须制定统一政策标准,使一些改革重要事项有政策标准可作为依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改革方案,必须上报国资监管部门认真审批,同时要统一操作程序、严格规范操作,统一产权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流失责任追究制度。